按:“住在2020”系列访谈是“实地想象”自媒体在不平凡的2020年末与生活在各地的艺术界朋友们的联络与问候,通过回顾性的描述,分享他/她们在后疫情时期在各地遭遇的日常生活和可能推进的新近作品,希望由此可能勾勒出这个特殊时期人们具有怎样坚韧的品格、丰富的心灵世界和创造力。了解更多关于“住在2020”系列访谈的想法……
人物:李勇
Artist: Li Yong
1.2020年这一年你生活在哪里?(国家-城市或村庄)请描述一下那个地方和附近的情况。
在中国的贵阳,是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和当年的“非典时期”一样,受疫情影响不是很大。
2.新冠疫情在你所在国家及其对策对你个人有什么影响?
1月23日,在春节前和几个志愿者一起去花溪区大水沟肺科医院家属宿舍,看望慰问抗战老兵覃继范(他是1928年生人),并为他画像。回去的路上得知武汉因为新冠疫情开始封城的消息,一周后,这里(肺科医院)成为贵阳市要建设的疫情应急隔离病区。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我们几家人在贵阳青云路一家饭店过年团聚,大家戴着口罩来,戏言能来聚会的都是生死之交。饭后回家的路上,四个六零后、一个四零后在街道上留影纪念。第二天基本上所有的朋友们都闭门不出了,疫情管控也严了。
2月6日的那个夜晚,在悲痛里我含着眼泪写了那首诗“写给李文亮”,李辉老师看了发在“六根公众号”上。
2020年2月20日,是个悲痛的日子,悲痛的难以相信……
我敬重的尹光中老师带着他的艺术之追求不舍的在这个疫情的日子里告别了这个让他为之挚爱的世界,我知道他还有很多的话想说,很多的事情要做,很多的创作要完成。
那二天我拿不起笔,有很多话想说出来,想写出来,眼前映现出来的是那一次次和尹老师在一起无言不尽的那些时光。
我的二次个人诗画展,他都亲临现场,他给我的教诲,他对我的厚爱,他对一个后学的鼓励,莫不让我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2月24日,我写下“那个未来还远吗?”,在26日的“六根公众号”上发出来,有我对尹光中老师的深切的追思。
在二月期间我写了“黑色的向日葵”“这个夜”“不想”“向往”“这一天”“站在那里”等十几首诗。3月8日“六根公众号”编发了“二月的声音”(组诗及这个时期创作的彩墨画)。

3.今年你最享受的某个地方是哪里?你如何在哪里度过时光,能否描述一下那里什么样子。
是在贵阳大剧院,在贵阳交响乐团音乐厅,9月4日晚,贵阳交响乐团第十二音乐季开幕音乐会“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当乐团奏响肖斯塔科维奇“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时,仿佛听到了他的声音“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依然活着,我们必将胜利!”
4.这一年你去到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上海。那一天,5月17日,随着疫情好转,人们基本上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了。来到嘉定区宝钱公路288号仙乐息园,站在先生墓前,先生的音容笑貌,先生的坚毅刚强的神情,先生的达观豪爽的性情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贾植芳先生,今年是您过世十二周年,在疫情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的时候,从“老远的贵州”前来祭拜您,是我今年最大的愿望最想实现的心愿,是您的教诲,让我懂得了要“像个人一样活着”,让我知道了“一个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存在”。今年的疫情让每个人都承载了太多的悲苦,想到您,还有什么样的“当下”不能面对呢?
5.这一年你主要和谁生活在一起?
和家人。
6.新冠大流行对你的工作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面对疫情的当下,愈加明白你的生命和你的生活因了这个世界而有了更多的可能和更多的不可能,你要努力成为你自己,你要更加热爱你的生命。
7.你的工作(创作或写作或策展等等)是否获得了某种推进?
疫情期间在家,对人和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关注和思考,这也体现在自己的诗写绘画中,创作了一些东西。
2月1日源于疫情的二幅彩墨画参加“艺术家此刻的态度 | 《“隔离”·反思》线上展⑤”并附上了我的感言:
(作者说 | 在这个“有象”的世界,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无象”。生命存在于我们的心里,相由心生,心生万象。那些已经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事情,正在改变或将要改变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
《2020无象水墨糸列》,是抽象的无序,在混沌的物象时代,我们还可以明心见性吗……那天空之城何以灿若夏花之绚烂。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太多的存在,也有太多的可能。)
8月,诗和画参加了“云端漫游一2020‘在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线上)”。今年《贵州画报》(第六期)“人物”专栏发表了艺术家李向明老师写的评论我的油画的文章。10月21幅油画参加“对话·洪江当代艺术邀请展”。11月在昆明参加“能量无界一云端漫游2020在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文献展”,并在开展后第二天和昆明纳西族艺术家和丽斌等人在昆明市郊跑马场完成了我的第一个行为艺术作品。12月“老子肖像画”参加贵阳孔学堂举办的“世界的老子国际漫画展”。今年最后一个月的下旬,在上海莫干山路“雅巢画廊”策划了“山与海的交响”当代艺术画展。
2017开始的“你和我”长诗也在今年上半年得以完成。
这一年,感恩很多师友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我要对您们说:非常感谢您们!




8.这一年你是否比往年更焦虑?如果是,你是如何缓解焦虑的?
有焦虑有苦闷,人生有太多的无常?
说想要说的话,做想要做的事,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一切随缘。
9.推荐几部这一年你看过的电影或书(也可以是一段诗),也可以简单说下为什么。
芒克的诗:“天空”。
疫情期间这首诗陪伴着我。
附日记:2020年2月15日星期六
昨夜雷雨交加,听窗外的雨声,听窗外的春雷阵阵。在这个夜黑的时候,影响着我的心情。真希望天亮了能让我看见“春暖花开”和那个诗的远方。
现在读着芒克大哥的诗,他写于1973年的“天空”,我看见他写的“太阳升起来/天空血淋淋的/犹如一块盾牌。
日子象囚徒一样被放逐/没有人去问我/没有人去宽恕我。
可是,希望变成泪水/掉在了地上/我们怎么能够确保明天的人们不悲伤。
我遥望着天空/我属于天空/天空呵,你提醒着/那向我走来的世界。
……”
看着这窗外阴冷的的天空,街上很静,远处的山峦也很寂静,人们都在家里,今天是周六。
我站起来又坐下来,那些还在外面游荡的风儿,你们也进到屋里来吧,外面太冷了,喝杯热水暖和一下吧。
等阳光来了,我和你们一起去天空,看看这个你来我往的世界,离我们有多远!
唯有反思与批判,让人说人话说真话,我们才可能真正活在这个世界。这是我今天特别想要说的话。
前二天和滞留在张家界的芒克大哥通了电话。这次“疫情”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他无法回京,无奈地等待着。
你现在干嘛呢?芒克大哥!
我现在读着你的“天空”,因了你的诗,我写下了今天的这个日记。
10.你是否想象过新冠大流行结束之后的人类生活会怎样?
在我和加拿大艺术家成肖玉在疫情期间的“成肖玉·李勇:对话‘乌合之众’”里,我们讨论了这个话题。一句话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可能性存在,而人类唯有面对。怎样面对呢?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不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结束过去,开始新的未来,人类不能没有爱,爱这个世界吧!
关于艺术家
李勇:诗画家,策展人。
居住生活在贵阳,经受今生公众号创办者。
“住在2020”系列访谈策划:罗菲
本文图片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