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新皓:长时间段的工作才会有充分的体感
收听链接:https://music.163.com/#/program?id=2495610216
收听提示:
1,是什么让程新皓从化学博士转向艺术家的工作,谁又是他的“引路人”?
2,程新皓个人创作的关键词:人类学、具身性、地志、研究型创作、行走。
3,为什么是在云南,这里和艺术家有怎样的根本性的连接?
4,关于《致海洋》,对艺术家而言,滇越铁路何以成为一条通往海洋的铁路?
5,录像作品里的表演,对艺术家而言它的核心是什么?
6,构建一种复调性叙事:几条线索独立发展,它们在某个时刻构成和声,形成一个打开的空间。
7,有关近作,与宏仁村老宅有关的《还归何处2》的工作过程与思考。
8,艺术家的工作,如何平衡做计划与遭遇偶然。
9,浪漫主义,作为行动者和所处情境的对垒,或者恶趣味。
10,不只是走路及其传统,而是身体作为媒介,如何牵连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11,对程新皓而言,长时间段的工作才会有充分的体感。
12,在云南,重新审视个人与社群的关系,尝试创造一种新的地方感。

献给莫大爹和他的老屋
百余年前,西山上的一些松木被砍伐,被拖到水边,用船运过滇池,换成牛车,穿过滇池东岸的平原,成为一所新建房屋的柱与椽。时光流逝,四代人一度在此居住。新房变为旧屋,旧屋变为瓦砾与陈土。2021年10月31日,我在西山上寻找到一株倒伏的树,截取其中一段,在另一个时空中重演了百年前的旅程。

单频影像 single-channel video,彩色有声 color & sound
关于艺术家:
程新皓,1985 年出生于云南。201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作为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他的作品通常基于长期的田野调查,并均与故乡云南相关。通过身体在场的工作方式,程新皓使用录像、装置、摄影与文字等媒介,体察不同来源的逻辑、话语、知识与其背后自然、社会、历史,及镶嵌于其中的行动者之间的复调链接。艺术家网站:www.chengxinhao.me
*节目中的声音采样主要来自程新皓作品《还归何处2》
*本文图片由艺术家提供